close

  近日,湖北省作協主席方方微博透露,由於她此前質疑詩人柳忠秧“跑魯獎”而被對方給告上了法庭。消息一齣,圍繞文學獎的口水戰又起。
  細細回想2014年國內各大文學獎項,包括魯迅文學獎、老舍文學獎和路遙文學獎等在內風波不斷。文學獎引發的不是對文學的熱議,而是暗箱操作、借獎圈錢等質疑。2014年,文學獎到底怎麼啦?
  本報記者 師文靜
  文學獎“醜聞”纏身
  去年,魯迅文學獎評選過程中,湖北省作協主席方方公開發微博質疑詩人柳忠秧“跑獎”。方方微博很直白:“此人詩寫得差,推薦前就到處活動。這樣的人理應抵制。”並貼出了柳忠秧的詩歌讓讀者評判。柳忠秧則稱,他參與魯獎符合參評作品推薦過程,沒有“跑獎”。此事引起軒然大波,魯獎也背上了“暗箱操作”的罵名。
  更具鬧劇色彩的是以民間形式成立的路遙文學獎。去年12月份剛頒發的“路遙文學獎”由路遙生前好友兼收藏家高玉濤發起。該獎從啟動到公佈首屆獲獎作品,一直被外界質疑不合規、圈錢等。雖然路遙妻女反對設立該獎,但是該獎還是在不斷變更下頒了出來。
  同樣“不平靜”的還有設立於1999年的老舍文學獎。媒體報道,在去年的頒獎典禮上舒乙透露,曾有人通知他老舍文學獎要被莫名其妙地取消,他趕忙寫了一封信,獎項最終得以保留。但獲獎作家格非、徐則臣等並沒有拿到該獎的獎金。
  評作品還是評先進
  有意思的是,從魯迅文學獎“跑獎”風波開始,作家們對獎項似乎不再那麼有信心。但在剛結束的漢語文學女評委獎上,憑藉小說《無雙軼事》獲得最佳抒情獎的作家水運憲卻說了這樣一句獲獎感言:“不跑獎也能得獎。”
  文學獎屢受質疑的背後,反映了什麼問題?在接受中青報採訪時,《當代》副主編周昌義稱,“作為文學的最高獎,無論是魯獎還是茅獎,獎金都不算高,但對許多作家來說,意義重大。”周昌義稱,在中國作協體制內,獲得茅獎和魯獎意味著在職稱評比等一系列晉升中占據優勢地位。對出版社來說,很多時候書籍出版以後的好評度,也遠不如獲獎來得重要。文學機構要獲得表彰,獲獎是重要標準。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,人大代表、作家阿來也提到,國內有的文學獎項不是在評作品,有點像是在評先進。“一次得獎十幾個人,大家拿著證書去評職稱、調工資,這樣的文學獎對個人有好處,對文學卻是一種傷害。”
  文學獎肩負著個人和機構很多的功利性需求,我們還要不要文學獎了?文學獎存在的積極意義又何在?在文學的歷史長河中,拿什麼標準去衡量文學,有完全公正的文學獎嗎?這一系列問題都成為討論的焦點。
  文學獎很難完全公正
  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麗軍稱,一些文學獎有問題出來,可能因為有些獲獎作品不盡如人意,作品缺少特別大的亮點。有些作家為了獲獎而寫作,這個作家本身就受到局限了。“有些民間評獎其實更圈子化,政府設獎還需要衡量來衡量去,考慮公眾的質疑,文學獎項要想完全公平,或者是完全符合大眾口味,不太可能。現在大家對文學獎這麼多質疑,也是一部分急功近利的作家把文學獎給搞臭了。”
  近日,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在公開活動中直言,公正的文學獎“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,都是困難的。文學界需要各種各樣的文學獎,這體現了大家對文學的多樣認識。”李敬澤稱,“評委們要在複雜、困難的情況之中,做出求取公約數的選擇,這個太難了。評獎不是個理想的辦法,它只能說是所有壞辦法裡面不那麼壞的辦法。”
  既然文學評獎是所有辦法裡面不那麼壞的辦法,我們該如何積極認識文學獎?張麗軍認為,不能因為文學評獎有不和諧的聲音,就全盤否定其積極作用。“應該說,文學獎是文學作品經典化和普及化的重要途徑。一部好作品如何迅速被社會認知,被大眾所欣賞?文學獎起了很大的作用。雖然我們不能完全認定獲獎作品就是絕對的精品,但是相對來說,獲獎作品是比較優秀的。”張麗軍稱,從另一個方面來說,文學獎也會促進大眾的閱讀。
  本稿件所含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 (原標題:文學獎為何風波不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c70scor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